为积极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7月6日上午,公司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青春教授一行前往溪望田野农场,不仅指导了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进行地板绘工作,还深入参与了农场水泥路艺术涂鸦改造项目,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彩。

科技农场中的青春实践与创新涂鸦
溪望田野农场,作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,集果蔬种植、农事体验、智慧农业于一体,是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生动实践地。农场面积约1000亩,种植有蓝莓、水果辣椒等14类特色作物,年接待游客量超过8.6万人次。其核心亮点——农业物联网平台,通过智慧大屏实时监测土壤墒情、气象数据,实现了种植的可视化与水肥的智能化管理。
在农场创新采用的“土地流转+村民入股”模式下,周边村民如鲶桥村等实现了增收致富,村集体入股453万元,年获分红27万元,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陈青春教授在现场指出:“这种‘联农带农’机制,正是‘百千万工程’政策所倡导的富民兴村路径,而今日的水泥路涂鸦改造,更是为这条路径增添了艺术与文化的色彩。”

汗水与色彩的交响:高温下的师生共创
连日来,突击队不仅承担了农场内部的墙面彩绘任务,还积极投身于水泥路的艺术涂鸦改造中。陈青春抵达后,立即与队员们优化设计稿,选定以“农旅融合”为主题,融入麦穗、果蔬、花生等图案元素,并亲自示范调色技巧,勾画图案轮廓。在高温下,水泥地被晒得发烫,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湿透仍坚持填色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乡村振兴的画卷,需要青年以汗水为颜料、以毅力为画笔”的深刻内涵。
寄语青年:在乡土中锻造时代担当
绘画工作结束后,陈青春教授总结了此次实践的意义:“‘百千万工程’不仅是发展任务,更是育人工程。你们在高温中坚持创作,展现了青年吃苦耐劳、敢于创新的精神,这正是政策文件反复强调的‘人才支撑’核心。”他鼓励员工们:“乡村振兴需解决‘人从哪里来’的问题,你们用专业知识美化乡村环境,未来更要成为科技助农、产业策划的中坚力量。”

此次水泥路艺术涂鸦改造项目,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,提升了农场的文化旅游价值,更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广阔舞台。未来,点点taptap的师生们将继续发挥跨学科专业优势,以青春笔触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。